货物采购
武汉大学智能电网实验室网络保护系统等招标公告(开标时间2012年9月6日)
发布日期:2013-07-03  浏览次数:

 

 

根据国家采购与招投标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武汉大学拟对武大电气工程学院智能电网实验室网络保护系统等进行公开招标,欢迎具备相应资质和实力的供应商参加投标。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标范围:

(主要技术指标:见附件)

 二、供应商资格要求:

投标人必须是中国境内注册的独立法人,不能是法人联合体。

  三、获取招标文件的时间、地点:

1、获取招标文件时间:2012年8月28日至2012年9月5日上午,上午8:30-11:30,下午2:30-5:00(北京时间,节假日除外);

2、获取招标文件地点:武汉大学采购与招投标管理中心407室(财务大楼四楼);

 四、投标截止时间、开标时间及地点:

1、投标截止及开标时间:2012年9月6日上午8:45;

2、投标、开标地点:武汉大学采购与招投标管理中心;

  五、采购人、联系人、技术负责人等:

采购人名称:武汉大学

采购联系人:许志强 萧潇 

联系电话: (027)68754516 68754583

采购项目技术负责人:杨军

联系电话: 13995638969

         

 

                        武汉大学采购与招投标管理中心

                                   2012- 8 – 23

 

 

 

                                                             武汉大学智能电网实验室网络保护系统等招标文件

 

 

     根据国家采购与招投标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武汉大学拟对武大电气工程学院智能电网实验室网络保护系统等进行公开招标,欢迎具

备相应资质和实力的供应商参加投标。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标内容及技术指标要求(详见附件)

   二、投标文件编制

      投标文件须载明如下内容:

1、公司简介;

2、公司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及有关资信证明;

3、产品生产许可证、质量合格证或代理销售资质及其它有关资质证明复印件(交标书时带授权书及相关资质原件,备查);

    4、投标报价清单(进口免税设备要求CIP武汉美元报价);

    5、供货期及售后服务承诺;

    6、同类产品的销售业绩;

    7、供应商需说明的其他事项。

  三、投标文件包封

投标文件正副本各一份合并成一个包封,封包上应写明投标人名称和产品(包括标段)名称,在封袋骑缝处以显著标志密封,并加盖单位公章和法定代表人印签。

   四、投标截止时间、开标时间及地点:

1、投标截止及开标时间:2012年9月6日上午8:45;

2、投标、开标地点:武汉大学采购与招投标管理中心;

 五、评标办法

    1、评标采取综合评审法。主要以投标报价、产品质量、技术性能、售后服务承诺以及供应商同类产品的销售业绩等为主要参考因素;

    2、最低报价不作为中标的保证。

  六、付款方式

国内设备:验收合格后支付90%款,余额10%作为质保金半年后支付;

进口设备:采取信用证方式(L/C),签订合同后开出90%信用证,见单即付,10%作为质保金在验收合格一个月采取电汇或其他方式支付。

  七、其它注意事项

1、供应商可分标段投标,也可整体投标,但必须分标段报价。每一标段必须整体投标,不得拆分;

2、报价单中应列出设备名称、规格、型号、产地、单价、数量、总金额、质保期、供货期等以及必要的配件明细及说明。

3、投标文件属下列情况之一的,按废标处理:

1)未按照招标文件规定要求密封、签署、盖章的。

2)不符合招标文件中规定资质要求的。

3)未提供分项报价明细表的。

4)可单独订购的设备和零配件没有单独报价的。

5)不符合法律、法规和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其它实质性要求的。

 

 

采购人名称:武汉大学

采购联系人:许志强 萧潇 

联系电话: (027)68754516 68754583

采购项目技术负责人:杨军

联系电话: 13995638969

         

 

                        武汉大学采购与招投标管理中心

                                   2012- 8 – 23

 

 

 

 

 

附件1:        武汉大学智能电网实验室网络保护系统-商务条件

 

投标人必须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一、供应商需满足下列相关资质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经营范围涵盖相关产品,且营业期限在有效期内,可以是制造商或供应商。

2、法定代表人为同一个人的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法人,母公司、全资子公司及其控股公司,只能有一家参加投标。

3、必须具有ISO9000系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认证范围涵盖相关产品,且在有效期内,并具有年检记录。

4、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具有连续三年的财务审计报告,出具单位必须为具有相关资质的第三方。

5、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必须提供具备相关认证文件,使用的计量仪表必须要有CMC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

6、产品鉴定证书和产品合格证。

 二、具有同类产品合格型式试验和性能检验报告:

1、型式试验报告和性能检验报告出具单位为国家认可的检验机构。

2、型式试验报告和性能检验报告有效期为最近5年内。

3、型式试验报告和性能检验报告的委托方和产品制造厂必须是供应商自身。

4、型式试验报告和性能检验报告中的试验项目齐全,试验标准依据现行国标或行标。

5、相同结构产品的型式试验报告和性能检验报告高等级产品可以替代低等级产品;不同结构产品的型式试验报告不可相互替代。

6、不同电压等级设备的型式试验报告和性能检验报告不能相互替代。

7、当设备的制造工艺以及结构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进行相应的型式试验。

8、供应商收购其他企业,被收购企业注销的,须提供充足的证明材料,收购方可继承被收购方的试验(检测)报告;

9、供应商重组改制中涉及企业合并、分立、名称变更的,须提供充足的证明材料,方可继承原企业的试验(检测)报告。

三、满足相应产品的供货及运行业绩要求

1、业绩要求

提供近三年内供货业绩证明。

2、业绩认定原则

(1)供货业绩以供货合同为依据进行统计,运行业绩以供货合同和用户运行证明为依据进行统计。

(2)供货合同和用户运行证明的供货方和制造方必须均为供应商自身。

3、相同结构的产品,额定电压高的产品业绩可替代对应等级低的产品业绩。

4、下列情况的业绩有效:

(1)电网系统、发电系统和用户工程的业绩;

(2)供应商与代理商之间的供货业绩,但须附合同和相应的发票。

5、下列情况的业绩无效:

(1)出口业绩;

(2)供应商与同类产品制造厂之间的业绩;

(3)产品在试验室或试验站的业绩;

(4)合同、用户运行证明未标明产品类型、数量、工程名称、投运时间及无法和供货合同对应的运行业绩。

6、供应商收购其他企业,被收购企业注销的,须提供充足的证明材料,收购方可继承被收购方的业绩;

7、供应商重组改制中涉及企业合并、分立、名称变更的,须提供充足的证明材料,方可继承原企业的业绩。

 

四、具备生产相应产品所必须的条件和能力

1、具有完整的制造、工艺装备和试验设备;

2、具有同等电压等级及以上设备研发、设计、制造和出厂试验的能力;

3、具备例行试验所需的试验设备。

 

五、其他

1、产品的供货期不超过90个日历日,从供货合同签订当天算起。

2、需承诺产品的质保期,且长期售后服务,售后服务响应时间24小时以内。

3、付款方式:设备验收合格后支付90%款,余额10%作为质保金半年后支付。

4、系统安装完成后,需提供所有相关技术文档。

 

 

 

附件2:武汉大学智能电网实验室网络保护系统-技术条件

 

 

一、            总则

1、    本技术文件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供方应提供符合本文件和现在最新的国家标准的优质产品。

2、    本技术文件所使用的标准及规定的条款如遇与投标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3、    如果供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技术条件的条文提出异议,则表示供方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技术条件的要求;如有异议,应在报价书中以差异表的形式加以详细描述。

4、    供方采用的专利涉及到的全部费用均被认为已包含在设备总价内,供方保证需方不承担有关设备专利的一切责任。

 

二、应遵循的标准

按本合同中供货的设备,包括供货方由其它厂家外购的设备和附件都应符合但不仅限于下列标准的最新版本。

投标人提供的设备和附件需要满足的主要标准

GB 1207 电压互感器

GB 1208 电流互感器

GB/T 2900.15 电工术语 变压器、互感器、调压器和电抗器

GB/T 2900.50 电工术语 发电、输电及配电通用术语

GB/T 2900.57 电工术语 发电、输电及配电运行

GB/T14285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GB/T18663.3 电子设备机械结构公制系列和英制系列的试验 第 3 部分:机柜、机架和插箱的电磁屏蔽性能试验

GB/T 20840.7 互感器 第 7 部分:电子式电压互感器(GB/T 20840.7,MOD IEC60044-7 :1999)

GB/T 20840.8 互感器 第 8 部分:电子式电流互感器(GB/T 20840.8,MOD IEC60044-8 :2001)

DL/T 478 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DL/T 663 220kV ~ 500kV 电力系统故障动态记录装置检测要求

DL 755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

DL/T 769 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技术导则

DL/T 860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DL/T 995 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

DL/T1075 数字式保护测控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DL/T1092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DL/T 5149 220kV ~ 500kV 变电所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JJG 313 测量用电流互感器检定规程

JJG 314 测量用电压互感器检定规程

JJG 1021 电力互感器检定规程

Q/GDW 161 线路保护及辅助装置标准化设计规范

Q/GDW 175 变压器、 高压并联电抗器和母线保护及辅助装置标准化设计规范

Q/GDW 383 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

Q/GDW 393 110(66)kV~220kV 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

Q/GDW 394 330kV ~ 750kV 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

Q/GDW 396 IEC 61850 工程继电保护应用模型

《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和《变电站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方案》(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第34号文, 2006 年 2 月)

IEC 61588 Precision clock synchronization protocol for networked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systems 网络测量和控制系统的精密时钟同步协议

IEC 61850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nd Systems in Substations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IEC 62439 High availability automation networks 高可用性自动化网络

 

三、使用环境条件

使用场所:户内

环境温度:-40℃~+70℃

海拔高度:<3000m

抗震能力:水平加速度0.2g,垂直加速度0.1g

相对湿度:≤5%~95%

安装地点:无火灾、爆炸危险、化学腐蚀及剧烈振动。

 

四、工程建设说明

1、  招标范围包括覆盖整个大楼电网的网络保护系统,该电网有2段母线、23条线路或母联,其中包括21条线路电流(每条线路分ABC三相)和2条母线电压(每条线路分ABC三相),详细接线图见用户图纸。

2、  投标方负责整个网络保护系统的安装、施工、调试,该系统配套所需要的屏柜、网线、光缆、电缆等器材均包括在招标内容中,投标方根据工程需要配置。

 

五、设备参考技术指标要求逐条响应,说明具体参数、功能,对有选择性的问题必须明确回答

整个网络保护系统按照智能变电站相关要求进行配置,由网络化二次设备按站控层、间隔层、过程层三层结构体系分层构建,建立在符合国际标准的IEC 61850通信规范基础之上,实现变电站内智能电气设备间信息共享和互操作,并兼容传统的电流电压互感器和开关。

u       站控层功能

站控层的主要功能是为变电站提供运行、管理、工程配置的界面,并记录变电站内的所有相关信息。具体如下:

1)汇总全站的实时数据信息,不断刷新实时数据库,按时登录历史数据库;

2)监控系统和远动通信服务器采用一体化数据库配置方式,生成监控数据库的同时即可完成对远动通信服务器的数据库、功能及逻辑的配置,提高数字化变电站的维护效率;

3)具有在线可编程的全站操作闭锁控制功能;站控层、间隔层共用一套防误规则库,防误规则库可由后台监控生成并通过网络下载到测控装置,并可在后台监控上模拟、预演、校验测控装置的防误逻辑,有效的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与维护效率;

4)具有(或备有)站内当地监控、人机联系功能,如显示、操作、打印、报警已经图像、声音等多媒体功能;

5)具有对间隔层、过程层各设备的在线维护、在线组态、在线修改参数的功能;

u       间隔层功能

1)汇总本间隔过程层实时数据信息;

2)实施对一次设备保护控制功能;

3)实施本间隔操作闭锁功能;

4)实施操作同期及其他控制功能;

5)对数据采集、统计运算及控制命令的发出具有优先级别的控制;

6)完成与过程层及站控层的网络通信功能。保证网络通信的可靠性。

u       过程层功能

1)实时的电气量检测;

2)运行设备的状态参数检测;

3)操作控制执行与驱动。

u       二次开发功能

(1)网络保护二次开发功能:投标方需要向招标方提供网络保护装置的程序源代码,招标方有权在投标方提供的源代码基础上进行软件二次开发。

(2)IEC 61850报文分析功能要求:能够实时接收并监测每个电气量的IEC61850报文,并对报文进行分析。

(3)模拟故障功能的要求:通过引出一条专用线路,使之能在不影响正常供电的情况下模拟各种故障,可以利用此功能进行试验仿真。

(4)保护出口跳闸闭锁功能:通过整定设置允许闭锁保护出口跳闸,只发出保护出口跳闸信号。

 

1、  站控层配置及技术指标

后台服务器及操作员站(不少于1台)

模拟量测量:对有功、无功,功率因数、电压、电流、直流电压,系统频率、相位等进行采集和处理。

状态量测量:接入开关、刀闸、直流系统等需监测的设备运行状态信息。

系统支持状态量双位置信号接入,实现实双点遥信。

电能量测量:接入脉冲、数字电能表或电能采集器,测量电能量信息。

监视所采集的模拟量、电能量和状态量信息,若模拟量越限或状态量变位,可按照需求定制输出告警信号。

数据处理功能主要包括遥测处理、遥信处理和电度量处理三部分。

遥测处理包括:标度化值与工程实际值间的转换;设定遥测越上下限门槛值及死区值,并正确识别遥测越限告警类别;支持遥测量差值告警;支持遥测量长时间不刷新检测功能等。

遥信处理包括:遥信信号变位保持;信号合成;信号屏蔽;遥信信号取反;支持单点遥信、合成双点遥信和实双点遥信处理;支持遥信延时告警和再告警处理;提供是否将该遥信变位判为事故告警信号的设置;能够统计某一遥信变位的次数。

电度量处理包括:标度化值与工程实际值间的转换;支持取反操作;支持电能量长时间不刷新检测功能;支持分时统计计算;向用户提供手动合成遥测值等。

遥测、遥信和电能量值都有明确的数据标记,如正常值、遥信合位或分位、遥测无变化、遥测越限、遥测无效、人工置数、可疑数据等。

可根据运行要求完成对电流、电压、功率等数据量的分析统计,完成如下统计功能:

a)        线路有功、无功功率的最大、最小值及其对应时间;

b)        母线电压的不平衡及合格率的统计;

c)        对断路器正常操作动作次数,事故跳闸次数及分接头调档次数进行的自动统计;

d)        记录用户操作控制次数、定值修改、设备投退及运行小时数;

e)        对电能量的分时段、分方向累计计算等。

提供完备的操作控制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        支持遥控操作。控制开关及刀闸的分合状态;远方投退保护软压板;支持直接执行、选择-返校-执行、校验/无校验遥控结果状态变化等三种控制模式;具有控制闭锁功能,如手动操作断路器时,闭锁自动重合闸;远方/就地控制操作闭锁;按间隔(设备)挂牌闭锁等。

b)        支持遥调操作。控制变压器分接头的升/降/急停操作;具有控制闭锁功能。

c)        支持远方调取或修改保护定值。

提供告警和告警定制功能,提供方便灵活的音响、语音告警和专业化的光字告警等,能更好帮助运行值班人员维护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可以通过多种通信方式和通信规约管理不同保护、测控和保护测控装置的模拟量、状态量、故障数据、保护事件信息、定值信息、录波,管理所有安全自动装置的实时/非实时运行信息和配置信息,用于分析保护装置的动作行为,便于快速查找事故原因,明确事故责任。

系统支持定值管理功能,能够对二次智能设备召唤定值、修改定值和下发定值。

系统能够存储和管理comtrade格式的录波文件,通过这些文件实现录波波形图分析、矢量图分析、谐波分析、曲线运算和阻抗分析等功能。

人机界面简单美观,所有的界面风格保持一致,为运行人员提供灵活方便的操作界面,实现对整个系统的监视、控制和管理。

通过组合基本图元、动态图元、静态图元、扩展图元和其他图元组件,用户可以生成主接线和各电压等级分图、系统结构和通信状态图、公用信号图、直流交流系统图、备自投系统图、电压棒图等系统画面。

这些图形分布于人机界面的主窗口区,显示潮流的分布和流向,开关、刀闸和信号量的实时状态,以不同颜色区分一次设备带电状态。

人机界面提供控制设置和运行操作功能,可按权限对继电保护压板、模拟量限值等相关参数进行修改,以曲线、棒图和相关控件直观显示数据量的实时和历史信息。

系统向用户提供友好便捷的报表编辑界面和报表浏览打印界面。系统的报表功能包括:报表编辑、报表浏览和报表打印。

报表子系统可根据运行人员的要求,方便的生成日报表、月报表、年报表及特殊报表(各类生产报表、运行日志、事件报表及操作报表的制表打印)。

报表可显示各种历史采样数据及统计值。历史数据包括:5分钟值、15分钟值、整点值等;而统计值包括:最大值、最小值、最大/最小值出现时间、平均值、累加值、合格率、越上限、下限率等,对于电度量统计值还包含日峰、日谷、日平电量、累计电量及电表计数等。

系统支持各类报表的人工、定时打印;事故时还可自动打印指定报表。

系统具备强大的通信接入能力,支持各种通信介质和规约的接入。

通过前置和规约转换装置,系统具备通过各种通信介质,包括串口、网络总线、以太网等与其它系统互联的能力。

 

通讯管理机(不少于1台)

1)   能接入全部保护测控装置及网络保护装置,连接后台监控系统。

2)   能够接入国内主要智能保护装置的厂家规约,可以根据要求转换为一种SCADA系统支持的通信规约,能够支持SCADA系统支持的全部标准规约。

3)   每台至少提供4个物理以太网通信口,以太网口支持多IP地址、多链接复用,可以不同通信规约接入多台网络通信智能设备,也可以不同网络通信规约转出到多个上位SCADA系统。

4)    每台至少提供12个数字串口,数字串口各自独立,能够单独用于装置通信接入或者上位SCADA系统转出。

 

网络交换机(不少于1台)

1)   提供不少于24路百兆电口或光口。

2)   支持IEC61850站控层通讯协议。

3)   以太网通信支持10/100M波特率。

4)   光纤接口ST端口,单模或多模可选。

5)   包缓冲大小不小于1M。

6)   地址表大小不小于8K。

7)   支持温度范围不小于(-10℃~+60℃)。

8)   支持IP-30防护等级。

9)   具有实时网络时间同步。

10)             电源支持220VAC。

11)             应采用工业级或以上等级产品。

12)             应满足变电站电磁兼容的要求。

13)             支持端口速率限制和广播风暴限制。

14)             提供完善的异常告警功能,包括失电告警、端口异常等。

15)              保留适量的备用端口。

 

GPS对时设备(不少于1台)

配置1套GPS装置为所有的保护测控装置提供卫星对时信号,所有装置均采用IRIG-B(DC)方式进行校时。GPS当接收不到外部时间基准信号时,切换到内部守时,保持一定的走时准确度,使主时钟或扩展装置输出的时间同步信号仍能保持一定的准确度。当外部时间基准信号接收恢复时,自动切换到正常状态工作,切换时间小于0.5S,切换时时钟输出的时间同步信号不会出错。

 

2、   间隔层配置及技术指标

网络保护装置(不少于1台)

1)    采集被保护区域内所有电流电压信号,完成被保护区域内网络差动保护的功能,包括各种状态监测、保护配置、以及对电网的自适应和定值的智能整定等功能。

2)    主CPU采用32位双核CPU,CPU主频不低于300M。

3)    提供不少于14个SMV光纤以太网接口,支持实现直采。

4)    提供不少于14个GOOSE光纤以太网口,支持实现直跳。

5)    支持IEC61850站控层通讯协议。

6)    支持以光串B码形式或者支持1588接入校时信号。

7)    网络保护二次开发功能:投标方需要向招标方提供网络保护程序源代码,招标方有权在投标方提供的源代码基础上进行软件二次开发

8)    具有录波功能,可记录本装置采集的所有交流通道及与相关开关量通道波形。

9)    备用接口:留有备用接口,用于未来功能扩展。

 

线路保护测控装置(不少于4台)

1)    每台线路保护测控装置提供8条线路(每条线路分ABC三相)的保护测控功能。

2)   保护方面的主要功能有:1)过流保护;2)两段可经方向闭锁的零序过流保护(根据用户需求选配);3)三相一次重合闸(检无压或不检);4)过负荷保护(根据用户需求选配);5﹚合闸后加速保护(根据用户需求选配);6)低周减载保护;7)低压减载保护。

3)   测控方面的主要功能有:a)8条线路硬遥信开入采集;2)8条线路的断路器遥控分合;3)8条线路的遥测;d)事件SOE;e)动作波形记录;f)程序化控制及在线五防。g)不低于19次的谐波分析功能。

4)    主CPU采用32位双核CPU,CPU主频不低于300M。

5)    每台提供不少于6个SMV光纤以太网口接口,支持实现直采。

6)    每台提供不少于6个GOOSE光纤以太网口,支持实现直跳。

7)    支持IEC61850站控层通讯协议。

8)    支持以光串B码形式或者支持1588接入校时信号。

9)    备用接口:留有备用接口,用于未来功能扩展。

 

3、   过程层配置及技术指标

数据采集单元DAU(不少于8台)

1)    每台提供不少于12路电磁式互感器模拟量采集功能,接入的已有传统电压互感器量程为380/100 V,电流互感器量程为(200~250)/5 A。

2)    每台提供不少于6路IEC61850-9-2光纤以太网接口,支持SV数据的多口发送功能,且采样速率可调,为每周波80点-255点。

3)    主CPU采用32位双核CPU,CPU主频不低于300M。

4)    支持多种同步方式:光秒脉冲(1PPS),光IRIG-B码,IEC61588同步。

5)   同步信号消失后,支持守时功能。

6)   IEC 61850报文分析功能要求:在任意一台DAU出口能够引出光纤联接PC机,利用PC机上的报文分析软件实时监测每个DAU接入的电气量的IEC61850报文情况,并对报文进行分析。

7)   模拟故障功能的要求:DAU留有备用接口,能够从备用接口引出一条专用线路,使之能在不影响正常供电的情况下模拟各种故障,利用此功能进行试验仿真。

8)   备用接口:留有备用接口,用于未来功能扩展。

 

智能操作箱

1)   用于完成所有传统开关的控制及开关量采集。

2)   采集一次非智能开关的开关量信息后通过GOOSE 网上传至保护测控装置及网络保护装置。从GOOSE 网接收与本间隔相关的控制和保护跳闸、闭锁信号,实现传统操作箱的功能。

3)   支持IEC61850站控层通讯协议;

4)   共提供不少于6个GOOSE光纤以太网口,支持实现直跳。

5)   共提供不少于27路开入(支持传统空接点开入或者支持MOTOBUS协议),提供不少于27路开出(支持传统空接点开出或者支持MOTOBUS协议)。

6)   开关量采样频率不小于1kHz。

7)   共提供不少于30路虚开入、48路虚开出。

8)   支持以光串B码或者1588接入校时信号;

9)   备用接口:留有备用接口,用于未来功能扩展。

 

4、  通讯网络要求

1)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宜采用开放式分层分布式系统,由站控层、间隔层和过程层构成;

2) 继电保护与故障录波器应共用站控层网络上送信息;

3) 电子式互感器、MU、保护装置、智能终端、过程层网络交换机等设备之间应采用光纤连接;

正常运行时,应有实时监测设备状态及光纤连接状态的措施;

4) 站控层网络:网络结构宜符合IEC 62439标准,满足继电保护信息传送安全可靠的要求

5) 过程层网络:网络结构宜符合IEC 62439标准,宜采用双网星型结构;

6) 过程层SV数据应以点对点方式接入继电保护设备;

7) 继电保护设备与本间隔智能终端之间通信应采用GOOSE点对点通信方式;

8) 继电保护之间的联闭锁信息、失灵启动等信息宜采用GOOSE网络传输方式;

9) 交换机的VLAN划分应采用最优路径方法结合逻辑功能划分。

10)光纤类型:多模光纤

波长:853/1310nm

接口形式:ST/LC

传输速率:100Mbits

传输标准:100BASE-EFX

光纤尺寸:62.5/125μm (芯径/外径)

11)对网络可靠性的要求:保护信息处理系统应满足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要求。

12)传输各种帧长数据时交换机固有时延应小于10 μ s 。

 

5、  工作电源要求:

装置电源为交直流通用。

 

六、柜体结构及工艺要求逐条响应,说明具体参数、功能,对有选择性的问题必须明确回答

屏柜数量

      投标方所提供的设备应安装在屏柜内,根据现场安装的需要组屏,要求能充分体现智能变电站的分层结构,具体屏柜数量在合同签订时由招标方确定(推荐为3台)。

外型尺寸

设备应为柜式结构。为保证美观,每面柜体尺寸高度、色调应统一,整体协调。具体柜体尺寸、色标牌号在合同签订时由招标人最终确认。柜体标识在合同签订时双方商定。

柜体结构要求

柜体的基本框架为组合装配式结构,螺钉紧固互相连接成基本框架,再按方案变化需要,加上相应的门、封板、功能板、安装支架功能单位等零部件,组装成完整的柜体,装置内零部件尺寸、隔室尺寸实行模数化。应保证所有柜型高度尺寸一致,保证所有柜型的固定基础框架在一条直线上,以方便土建施工。柜体就位安装的垂直倾斜度不超过5%。

柜体可采用的冷轧钢板,钢板的厚度≥2mm,表面采用静电喷涂,采用橘皮工艺柜体的全部金属结构件都经过特殊防腐处理,以具备防腐、美观的性能。柜体结构安全、可靠,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保证元件安装后及操作时无摇晃、不变形;通过抗震试验;柜体采用封闭式结构,柜门开启灵活、方便;元件特别是易损件安装便于维护拆装,各元件板应有防尘装置;柜体设备要考虑通风、散热;设备应有保护接地。

布线

1)柜内元器件安装及走线要求整齐可靠、布置合理,电器间绝缘应符合有关标准。进出线必须通过母线排或接线端子,大电流、一般端子、弱电端子间需要有隔离保护,电缆排布充分考虑要求。应选用国际知名品牌的质量可靠的输入输出端子,母线排或端子排的设计应使运行、检修、调试方便,适当考虑与设备位置对应,并考虑电缆的安装固定。母线排或端子排应为铜质,大小应与所接电缆相配套。柜内应预留一定数量的备用接线端。强电、弱电的二次回路的导线应分开敷设在不同的线槽内。每个接线端子只允许接一根导线。电流端子和电压端子应有明确区分。二次接线端子应采用魏德米勒或凤凰端子,或相当于上述品牌技术标准的产品。

2)柜内交直流回路分布合理、清晰,交直流回路不应混用同一根电缆。

3)系统盘柜内应该针对接入的设备及线路,拥有明显的断点器件,确保检修时能逐级断开系统。

4)交流各相、直流正负导线应有不同色标。

5)母线、汇流排需加装绝缘热缩套管,无裸露铜排。

6)柜内元件位置编号、元件编号与图纸一致,并且所有可操作部件均有标识标明功能。内部接线必须根据接线图套圈和编号,所有面板上安装的设备应当用平面识别标志和功能标志标出。

柜面布置

柜面的布置应整齐、简洁、美观。应有运行状态及运行参数的显示装置和主要的开关装置。

进出线要求

柜体进出线宜采用下进下出的引线及连接线方式。